中超跑动排行!约契奇12940米居首,中国足球正告别轻松踢球时代
比赛节奏明显变快了。 以前看中超,经常能看到球员站着等球,现在几乎每分钟都有攻防转换。 比如7月28日上海海港对山东泰山的比赛,两队全场跑动距离加起来超过12万米,创造了本赛季单场跑动纪录。 这种变化让球迷看得更过瘾,有球迷在社交媒体上留言:"以前看球犯困,现在每分钟都有看点,这才是足球该有的样子。 "
不同位置的球员跑动数据都在涨。 以前跑动最多的是中场,现在前锋、后卫甚至门将都加入进来。 萨卡里亚作为前锋,场均跑动距离从2023年的10.2公里涨到2025年的11.8公里;门将位置更明显,2023赛季门将场均跑动只有4.5公里,2025赛季已经涨到5.8公里,像深圳佳兆业的董春雨,单场跑动距离达到了6.3公里。
球队训练方式也在变。 以前体能训练主要是跑步,现在加入了更多针对性训练。 申花的体能教练团队引进了欧洲先进的GPS追踪设备,能实时监测球员的心率、跑动距离和冲刺次数,根据数据调整训练计划。 这种科学训练让球员在高强度比赛中保持了更好的状态,申花本赛季场均高强度跑动达到了17200米,是中超最高的。
年轻球员的成长也和跑动数据提升有关。 17岁的买乌郎本赛季代表长春亚泰出场8次,场均跑动距离达到了11.2公里,比很多老将都高。 他的教练说:"现在的青训更重视体能,从小就练变速跑、折返跑,孩子们习惯了高强度运动,上场自然能跑。 "这种变化在数据上体现得很明显,2025赛季U23球员场均跑动距离达到了11.5公里,比2019年涨了1.2公里。
跑动数据提升也带动了比赛对抗强度。 2025赛季前19轮,场均犯规次数达到了28.6次,比2019年多了3.2次;抢断成功率从2019年的58%提高到了63%。 这种对抗不是盲目的,而是有目的的跑动带来的结果。 比如成都蓉城对浙江队的比赛,双方在中场展开了激烈的拼抢,全场跑动距离加起来超过了11.5万米,最终比分是2比2,球迷直呼"看得过瘾"。
联赛的商业价值也在悄悄变化。 现在很多球队的宣传资料里,都会提到跑动数据。 梅州客家就把"跑动之城"当成了自己的标签,在官方社交媒体上发布球员的跑动热图,吸引了大量球迷关注。 转播方也在尝试新的技术,比如用不同颜色标记球员的跑动距离,观众看直播时就能直观看到谁跑得最多。 有转播平台的工作人员说:"跑动数据成了新的流量密码,观众喜欢看,我们也会多做相关内容。 "
这些变化不是一天形成的。 从2019年开始,中超就开始推动联赛职业化改革,加强青训、优化外援政策、提升训练水平。 经过几年的积累,现在终于在跑动数据上体现了出来。 虽然跑动多不代表踢得好,但至少说明球员们的职业态度在变,联赛的整体水平在提升。 现在去中超球场看球,能明显感觉到球员们更拼了,比赛更有观赏性了,这就是数据背后最实在的变化。
夏季图文激励计划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友情链接